中信证券:维持中国建材买入评级 目标价11港元
发布研究报告称,中信证券中国维持(03323)“买入”评级,维持考虑到今年疫情对需求影响,建材价港水泥板块盈利减弱,买入目标20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至163/196.42/232.96亿元,评级因成长性好于同行、中信证券中国经营质量和股东回报均有改善、维持新材料业务占比提升都有利于估值修复至行业平均水平,建材价港目标价11港元。买入目标该行认为公司的评级估值修复具有两重动力:1)高负债率、高减值、中信证券中国高资本开支对经营质量和股东回报带来的维持负面影响消减,且分红比例提升。建材价港2)对业绩占比已达31%的买入目标新材料业务的认知程度提升。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方向的评级选择:结构优化的成熟行业,总量增长的新兴行业。 该行认为,中国建材的新材料业务主要布局于两类方向:1)具有结构优化空间的成熟行业:行业需求成长曲线相对平缓,但行业结构存在优化升级的空间。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行业内的优质供给将替代众多劣质供给,形成结构性的成长空间,如石膏板、轻钢龙骨、防水材料等。且在这些相对成熟的行业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需求扩容机遇。2)具有总量增长空间的新兴行业:材料应用领域契合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趋势,因此行业需求总量具有增长前景,如玻纤、风电叶片、锂电池隔膜、先进陶瓷等,以及更多“卡脖子”细分领域。 自身的努力:已有业务具备市场化竞争力,加大新领域产能布局。 战略上,中国建材对于发力新材料业务的态度明确,近年新材料业务资本开支较高,且该行预计“十四五”期间仍有提升空间。考虑到石膏板和防水材料均是轻资产项目,扩产所需资本开支有限,该行预计更多资本开支侧重于外延并购整合行业、或是在战略新兴行业的基础建设。具体到细分业务的成长性如何实现:1)在具有结构优化空间的成熟行业,如石膏板、轻钢龙骨、防水材料行业,公司的成长性主要源自行业消费升级和集中度提升趋势。公司具备资金、品牌、渠道、规模、管理等多方面优势,具备市场化竞争实力。2)在具有总量增长空间的新兴行业,如玻纤、风电叶片、锂电池隔膜行业,公司成长性主要源自较高的扩产弹性及规模扩张过程中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及利润率的提升。 集团的助力:孵化新材料资产有望注入上市公司体内。 中国建材母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是新材料领域的长跑健将,多年来培育了众多新材料优质资产,具有新材料培育经验,2021年中国建材股份新材料业务收入453亿元,仅占集团新材料业务收入860亿元的53%。集团新材料业务在“十四五”末收入目标为突破1500亿元、利润突破200亿元,收入和利润较2020年均基本翻番。在集团大力发展新材料业务的指挥棒下,中国建材也有望得到更多协同支持。该行预计部分由集团孵化的优质新材料资产有望由中国建材作为上市平台进行整合,以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将成为中国建材新材料业务的扩容机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共享充电宝成了价格“刺客”,谁拿走了利润“大头”?
- 欧洲理事会主席在乌克兰称欧盟将尽其所能助乌赢得战争
- 为什么要选择期货投资,有什么优势呢?
- 归功于中国海上新增装机 2021年全球风电新增92.5GW
- 贷款拖欠率上升 美版“花呗”Affir处境堪忧
- 阿克苏诺贝尔称今年俄罗斯营收或下降70%
- 欧洲理事会主席在乌克兰称欧盟将尽其所能助乌赢得战争
- 上海嘉定区3名党员干部因违反工作纪律漠视群众利益被问责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召开信贷工作座谈会: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合理展期
- 首位“数学界诺贝尔奖”华人得主丘成桐已全职加入清华
- 北京城乡公布重组草案:业务转“人服” 北京外企借道进军资本市场
- 华硕宣布灵耀 Pro 16笔记本新品即将上市
- 每日互动方毅任浙江省工商联数字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 服务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 打通双向运输通道,长三角重要物资应急保供中转站安亭站启用
- 黄金市场分析:美元从高位回落 黄金略作小幅反弹
- 吉林省:4项措施推动全省项目复工复建
- 经济日报:激发农机企业创新活力
- 能源如此紧缺,为什么德国依然拒绝重启核电站?
- 对赌或失败,万达商管招股书失效,港股IPO再遇挫
- 中欧基金: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助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 搜索
-